香港臨床心理學家研究成果 獲國際社會肯定 研究獲選亞洲第二
香港臨床心理學博士協會(協會)兩名會員黃秀真博士(Dr Christine Wong)及李坤璇博士(Dr Felicia Lee),憑著有關香港認知障礙症照顧者情緒表露的負面影響、及正念跟無聊傾向、焦慮與抑鬱症狀關係等兩項研究,日前獲得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屬下國際心理學會(第52號學會)頒發研究比賽獎項,李博士的研究更榮獲亞洲區第二名;研究成果備受肯定及認同。
今屆比賽共有115項研究發表,黃秀真博士及團隊憑一項有關香港認知障礙症照顧者的研究獲得優異獎。
認知障礙症患者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較常見的有抑鬱、自我疏離、容易焦慮及情緒激動,亦有機會出現具攻擊性或重複的動作、叫喊、妄想或失眠等,對照顧者造成沉重壓力和負擔。
團隊訪問89名香港本地照顧者,根據他們填寫的多項情緒及護理負擔評估量表進行深入分析。結果顯示,每周護理時間較長的照顧者,若缺乏家庭或宗教信仰支持,較容易出現情緒表露(expressed emotion)行為,即照顧者過分期待患者的偏差行為有所改變,因而帶來沮喪情緒,對患者一方面有批評、不滿,另一方面又可能過度縱容,高度介入患者的生活和自我犧牲造成更大的照顧負擔,結果也和更高程度的抑鬱情緒有關。
研究結果加深外界對認知障礙症患者與照顧者互動關係的了解,有助制定更適切的精神健康護理方案。黃博士指出,如果深愛的家人不幸患上認知障礙症,照顧者會疲於奔命尋找醫治和照顧方法,但往往忽略自己的身心照顧(self care),久而久之照顧者的負擔越來越大,情緒也收變得越來越差;希望研究結果可以使照顧者更瞭解自身情緒表露帶來的負面影響,調整合理期望來改善精神壓力,也對照顧者的付出給予肯定,肯定其真實感受和付出,以應付照顧病者的關懷之旅(caring journey)。
研究獲選亞洲第二
正念(Mindfulness)近年在心理諮詢領域上越來越受重視,協會會員李坤璇博士與團隊去年進行一項有關無聊傾向 (Boredom Proneness)、焦慮與抑鬱症狀的研究,以了解正念對因無聊傾向而產生的負面情緒所帶來的作用。有關發表在同一比賽上獲得亞洲區第二名。
團隊一共訪問186名市民,年齡介乎18至83歲,分析他們所填寫的無聊傾向量表及五因素正念量表等評分。結果顯示,無聊傾向與抑鬱、焦慮及壓力等呈正向關係,與個人正念特質則呈反向關係。研究又發現,當個人正念特質達到平均水平,無聊傾向便不會導致負面情緒。李博士建議,把正念納入心理治療當中,將有助緩解無聊傾向度高人士出現抑鬱、焦慮及壓力等負面情緒,值得心理學界作進一步研究。
現今社會資訊發達,我們習慣了持續不斷接觸互聯網媒體的感官刺激,一旦斷絕反而覺得無聊並煩躁不安,情況在青少年間尤其普遍。根據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小組的報告指出,無聊傾向是促使青少年濫用藥物的主因之一。李博士認為,無聊感以及其傾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次研究證實個人正念特質,有助緩解無聊傾向帶來的負面情緒,將有助臨床心理學家為患者制定一套合適的治療方案。